一、颈肌挛痛针即和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一、颈肌挛痛针即和某纺织厂车间主任钱女士,余幼年同学之室也,年将半百而素来康健。乙亥(1995年)夏末,一日晨起,觉右侧颈肌疼痛,牵强不适。急趋劳保医院摄片,示颈椎第五、六、七椎骨质增生。施用多法治疗而症不解,遂急急赶至余处。余查见右颈胸锁乳突肌痉挛突起,按之痛甚。项后僵硬,头部转侧则掣痛异常。行走及上肢活动时,颈项不能协调动作。先为针足三里双穴,以三寸针刺入,得气后行捻转提插二分钟,然后留针。次刺患侧外关。最后刺颈肌部,于痉挛处上下端及中间各刺一针,均以30号一寸半针刺之,手法同上。留针三十分钟,其间各行针三次。起针后颈部即可转动,颈肌明显松弛,疼痛减轻过半。共针五次,痛解肌平,颈项活动自如。 按:针经有“四总穴”诀曰:“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颜面合谷收。”颈椎病变所致之颈项不利或疼痛,若取列缺似不甚应,如针足三里,则颈部之紧张立可松弛,此余临证之所得也。 又按:颈椎病变时下患者甚众,治法虽多,仅能减轻症状,尚乏根治之术。忆昔余从杨永璇先生学习针灸时,先生自创一法:以皮肤针(即七星针)密叩患者颈部病变处之体表部位,使有轻微出血,然后以特制之紫铜质火罐拔之,拔去瘀血,颈可立松。每隔二、三日治疗一次,近期疗效颇佳。 先生为当代沪上针灸学术界一代天骄,惜仅有《针灸治验录》一书行世。七十年代初,余随先生学习,蒙师厚爱,赠末学一册,并以毛笔挥毫题签。余求先生加钤“香士医庐”印章,先生素自谨慎,余不敢相强而罢。今先生仙逝有年,每见先生遗物,末学无不肃然起敬而心怀忆念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