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训练问题 |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卫生训练问题大多数儿童在2~3岁应接受大便训练,3~4岁接受小便训练,在5岁时,一般的儿童都能够独自上厕所、脱裤、擦屁股和穿好裤子。但是约有30%的4岁儿童和10%的6岁儿童尚不能完全控制夜间的大小便。 【预防和治疗】 训练儿童大小便控制的最佳时机是在儿童容易接受训练时。当儿童连续几小时没有尿湿,或尿湿后希望换尿布时,都是容易接受训练的时机。此时儿童通常表现出愿意坐在痰盂或大便坐椅上。并发出一些简单的口头信号。通常24~36个月的儿童会有上述表示。 大小便训练最普遍的方法是定时法。当儿童表现出有便意时,应引导他坐在大便坐椅上,并逐渐要求他穿着裤子暂时坐在大便坐椅上。然后鼓励他练习自己脱下裤子坐在大便坐椅上,接着再穿上裤子。坐在大便坐椅上的时间应在5~10分钟之内。简单地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并通过将湿的和脏的尿布放入便盆中加以强化。当儿童成功地完成排便后,应给予表扬或奖励。对未成功地完成排便或发生意外的儿童发怒或给予惩罚,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定时法对能够表达大小便意图的儿童十分有效。但是,对于尚不能表达大小便意图的儿童,鼓励并表扬其排便则是十分困难的。对这些儿童的训练应等到他们能够表达大小便意图时再进行。 第二种训练方法是用玩具作模拟示范,即用玩具娃娃为有排便意图的儿童进行大小便模拟示范。表扬玩具娃娃能很好地完成排便的每一个步骤并保持裤子的干净。然后鼓励儿童模仿玩具的每一个步骤并去完成它。同样,父母应对他们的成功给予表扬或奖励。 如果儿童拒绝坐痰盂或大便坐椅,那么应允许他起来并在饭后再试一次。如果连续几天儿童都拒绝,最好的方法则是推迟几个星期再对儿童进行训练。对坐大便坐椅进行表扬或奖励,对于正常儿童和较迟钝的儿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都是十分成功的。这种模式建立后,应将每成功一次奖励一次改为隔次奖励,并逐渐减少奖励次数直至取消。武力压服是没有丝毫结果的,而且还会使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变得紧张。如果压制和拒绝重复出现,发生恶性循环,则需用其他方法来打破并给予进一步处理。 夜间遗尿症 夜间遗尿症(尿床)是指已达不应该尿床年龄的儿童,在睡眠中无意的、经常的遗尿行为。 大约30%的4岁儿童,10%的6岁儿童,3%的12岁儿童,1%的18岁青年仍然会尿床。尿床在男孩中发生更为普遍,而且似乎具有家族性。夜间遗尿症患儿虽然有时伴有睡眠障碍如梦游和夜惊症,但通常是由成熟迟缓引起的。身体的疾病,通常为尿道感染亦可引起夜间遗尿症,但仅占病例的1%~2%。在极少数的病例中,尿床是由某些疾病导致,例如糖尿病。尿床偶然也会由心理上的问题引起,无论是儿童或是家庭的其他成员。 有时尿床现象会停止,但不久后又会重新出现。通常在有心理压力或环境发生变化后复发,但是身体的原因例如尿道感染也是造成复发的一个原因。 尿床的行为疗法 儿童的职责 ·作好尿湿和未尿湿夜晚的记录 ·在睡前2~3小时应避免食用饮品 ·睡前应先小便 ·尿湿后应更换衣服和被褥 父母的职责 ·遗尿发生时不要生气,也不要责备儿童 ·表扬或奖励(依据年龄不同在日历上画上五角星或其他奖励)前一夜未尿床的儿童 【治疗】 对于6岁以下的患儿,医生通常不给予任何治疗,而是等待其随时间的推移而自愈。6岁以后,每年有15%的患儿,在没有进行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停止了尿床。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有三种不同的疗法可以试用:咨询服务加行为疗法、尿床警报、药物疗法。 咨询服务加行为疗法是应用最普遍的治疗方法。儿童和父母都会得到咨询服务。他们能了解到尿床是十分常见的,也是能够得以纠正的,没有人会认为尿床是严重的过失。 尿床警报是迄今为止所采用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法对夜间遗尿症的治愈率达70%。仅有10%~15%的儿童在警铃停止后重新开始尿床。尿床警报器便宜又容易安装,几滴尿即可引发。它的缺点是治疗过程缓慢。在接受治疗的头几周中,儿童仅在尿液排完后才会醒来;在随后的几周中,儿童会在排出少量尿液后就醒来而且很少尿湿床铺;最后,儿童会在有尿意及排尿开始前醒来。大多数的父母都发现在连续三周未尿湿床铺后,便可以将尿床警报器撤去。 药物疗法的使用已较过去少了许多,因为尿床警报疗效更有效,而且药物疗法可能出现副作用。如果其他疗法都失败了,而且家长强烈要求药物疗法,医生才会使用一种名为丙咪嗪的药物。丙咪嗪是一种抗抑郁药,它能使膀胱松弛和尿道括约肌收缩,从而阻止尿液的流出。如果丙咪嗪有疗效,则会在使用的第一周就起作用。这种快速的反应是药物疗法的一个真正的优点,特别是对极需快速治愈这一病症的家庭和儿童。在儿童持续一个月未尿床后,应减少药量再持续2~4周,然后停止用药。然而,在用丙咪嗪治愈的病例中,有75%的儿童最后又开始尿床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则需再试行3个月的药物疗程。儿童在接受丙咪嗪药物治疗时,需每隔2~4周进行一次血液检验,以确保白细胞水平不至于降得过低,以免产生少见的但十分严重的副作用。 醋酸去氨加压素鼻喷雾剂是一种替代药。这种药物可以减少尿液的生成,几乎没有副作用,但是十分昂贵。 大便失禁 导致大便失禁的慢性便秘的原因 ·因害怕使用卫生间而拒绝入厕 ·抵制排便训练 ·肛周疼痛性损伤(肛裂) ·先天缺陷如脊髓畸形或肛门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 ·营养不良 ·大脑瘫痪 ·儿童期或家族性精神病 大便失禁是指在没有疾病或器官损害情况下发生的排便失控。 大约有17%的3岁儿童,1%的4岁儿童会出现大便失禁。多数大便失禁的原因是儿童拒绝接受排便训练,但有的是因慢性便秘引起。慢性便秘会使肠壁扩张,儿童的排便意识减弱,肌肉的控制能力减弱。 医生首先需要确定大便失禁的原因是躯体的,还是心理的。如果原因是便秘,那么解除便秘则是可行的,同时采用其他方法以保证肠的正常蠕动。如果行之无效,则必须进行诊断测试。对那些拒绝进行排便训练的大小便失禁的儿童来说,心理咨询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