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 《实验动物科学》 |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一)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病。如无胸腺裸鼠、肌肉萎缩症小鼠、肥胖症小鼠、癫痫大鼠、高血压大鼠、无脾小鼠和青光眼兔等。它们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动物模型。近交系的肿瘤模型随实验动物种属、品系的不同,其肿瘤的发生类型和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很多自发性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疾病时具有重要的价值,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国地鼠的自发性真性糖尿病,小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山羊的家族性甲状腺肿等。利用这类动物疾病模型来研究人类疾病的最大优点,就是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相应的疾病很相似,均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疾病,其应用价值就很高,但是这类模型来源较困难,不可能大量应用。由于诱发模型和自然产生的疾病模型是有一定差异的,如诱发的肿瘤和自发的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相同的,加之有些人类的疾病至今尚不能用人工的方法在动物身上诱发出来,因此,近年来十分重视对自发的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有的学者甚至对狗、猫的疾病进行大规模的普查,以发现自发性疾病的病例,然后通过遗传育种,将这种自发性疾病模型保持下来,并培育成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突变系,以供研究。近年来许多动物遗传病的模型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建立的。在这方面小鼠和大鼠的各种自发性疾病模型开发和应用得最多。这类模型在遗传病、代谢病、免疫缺陷病、内分泌疾病和肿瘤等方面的应用正日益增多。 最近国外出版一部专著(两卷本),按人类疾病系统,专门介绍人类疾病的自发性动物模型,可供参阅(Andrews EJ et al: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of Haman Disease,Vol Ⅰ-Ⅱ,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美国病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每期均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专栏,常介绍与人类疾病相应的动物自发性疾病,可供参考。但该栏文章评论较多,往往要查阅文未参考文献才能了解具体方法。 (二)诱发性或实验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毒使动物患相应的传染病,又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疾病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疾病模型适合研究目的需要等特点,因而为近代医学研究所常用,特别是药物筛选研究工作所首选。但诱发模型和自然产生的疾病模型在某些方面毕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设计诱发性动物模型要尽量克服其不足,发挥其特点。 1982年,Hegreberg与Leathers发表了一部两卷的动物模型目录,第1卷“自发性动物疾病模型”包括了1298篇文献,第2卷“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包括了2707篇文献。国内施新猷主编“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郭鹞编“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第1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可供参考。另外也可在一些药理实验方法学专著中找到,特别是那些容易复制、已经成为定型的(或所谓经典的)模型、可供筛选药物之用的动物模型,这类书中均有介绍。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还可在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中的“动物疾病模型”(Disease Model,Animal)主题之下找到。 必须指出,以上两种动物模型各有其优缺点。事实上很多疾病可用不同方式获得。例如已知有不少自发性肿瘤模型,也可用各种致癌剂诱发产生肿瘤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发病机理和疾病内在特征方面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如自发性肿瘤和诱发性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区别。此外,大部分自发性动物模型是通过人为定向培育而成的,毕竟不同于人类自然发病情况,因此,自发和诱发模型所具有的优缺点只是相对的。对使用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所选择的模型究竟能否达到研究目的。
|